<i id="n3fh9"></i>
    <samp id="n3fh9"></samp>

  1. <wbr id="n3fh9"></wbr>
  2. <u id="n3fh9"><bdo id="n3fh9"></bdo></u>
    <wbr id="n3fh9"><strong id="n3fh9"><form id="n3fh9"></form></strong></wbr>
  3. <i id="n3fh9"><center id="n3fh9"></center></i>
    <option id="n3fh9"></option>
    1. <i id="n3fh9"></i>

      <source id="n3fh9"><input id="n3fh9"></input></source>

        • 咨詢電話400-879-8792

        “十四五”藍天保衛戰有何新目標、新行動?解答來了

        原創內容,侵權必究    2021-03-11 16:58    

        我國“十三五”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已全面超額完成,“十四五”時期,藍天保衛戰將有何新目標、新行動?2月25日,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說,“十四五”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設置方面,將有PM2.5、優良天數、氮氧化物、揮發性有機物(VOCs)和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數這五項。


        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綱要要求,2020年,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PM2.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18%,全國優良天數比率比2015年提高3.3個百分點。在“十四五”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方面,將堅持PM2.5、優良天數這兩個指標,但PM2.5是針對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,不只是未達標城市。“十三五”與空氣質量相關的總量控制指標是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,當前二氧化硫污染已基本解決,將換成VOCs。

        劉炳江說,重污染天數是當前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大氣問題之一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占比從2015年的2.8%下降到2020年的1.2%;重點地區改善更加明顯,重污染天氣占比從5%下降到1.9%,其特征改變也較為明顯,持續時間相對較短、峰值大幅降低、范圍相對集中,濃度值不像原來動輒就爆表。

        生態環境部分析了全國重污染天數的構成,頻發的主要地區是京津冀、汾渭、東北和西北地區,不同區域的重污染天氣成因也不盡相同。劉炳江說,京津冀和汾渭平原主要是燃煤多、車多、工業集聚;東北地區的控制重點是秸稈焚燒。“馬上要進入三月份,又快到燒秸稈的季節了。東北地區秸稈量大分布較廣,焚燒的窗口期短,往往和不利氣象條件重疊,容易出現重污染,群眾意見比較大。同時,東北地區散煤治理還在路上。”西北地區主要是部分城市產業布局不合理,加上沙塵暴影響等。

        “結合上述分析,想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,就要科學制定‘十四五’各地的重污染天數下降指標,嚴格考核。并根據各地重污染天氣的不同成因下達不同目標,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重污染天氣。”劉炳江說,要標本兼治、強化治本措施,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治理卓有成效,其治本措施主要是產業、能源、交通結構調整;東北地區需要把秸稈綜合利用率提上來,西北地區要加強產業布局調整。還應科學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,重點地區的27.5萬家涉氣企業,均堅持行業績效分級、分類施策,每家企業都明確了重污染應急時需采取的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生態環境部將指導東北、西北等地區,繼續完善重污染應急減排清單,涉氣企業全納入,提高預測預報水平等,共同努力,把人為造成的重污染天氣盡可能消除掉。

        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高、體量巨大,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,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,因此,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措施也是減少碳排放的措施。劉炳江說,“十四五”時期,以“減污降碳協同增效”為總抓手,把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“牛鼻子”,在推動結構性節能、遏制“兩高”行業擴張、助推非化石能源發展等方面“同向發力”。“十四五”時期,還將堅持增天然氣減煤、以電代煤,持續優化交通運輸結構,提升軌道化、電動化和清潔化水平。
       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